【保密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应用和保密防护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4-07-26 12:40:58

  随着机关、单位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子政务网络成为信息存储、传播、使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国家秘密信息重要的产生和传递媒介。

  与此同时,电子政务网络泄密也逐渐成为机关、单位泄密案件的“高发区”。因此,电子政务网络与保密防护已经是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因工作性质特殊,不仅要了解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操作常识,更要重点了解电子政务网络的规范行为要点,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互动性,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使用者众多,九游体育官网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速,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等优势。

  划重点: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只能传输、处理非涉密信息,不能传输、处理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尚未公开的信息。

  电子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电子政务外网也有自己的政府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与互联网之间实行逻辑隔离。

  重点关注:连接电子政务外网的计算机,可以存储、处理工作秘密以及未公开的信息。不能传输处理涉密信息。

  电子政务内网是机关、单位内部办公网,主要用于机关、单位内部办公及机关、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电子公文、协同办公、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服务。电子政务内网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和基础之一。电子政务内网有自己的政府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属于涉密网络,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

  敲黑板:连接电子政务内网的计算机,可以存储、处理于电子政务内网级别相同(机密级、秘密级)的涉密信息以及工作秘密信息。

  某市政府网站开通运行,没有明确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只要求网站管理员不得刊登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同年6月,省政府向包括该市在内的各地市发文时,纸质载体有秘密级标志,但在使用党政办公内网发布时,漏标了密级标志。该市政府网站管理员李某在办公内网上发现该文件后,由于没有密级标志,误认为是可以公开的文件,未经审批,擅自从办公内网上下载了该文件,并刊登在市政府网站上,造成泄密。

  从涉密网下载文件资料并上传至互联网造成泄密,提请信息公开单位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都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误。造成此类泄密的原因是相关人员保密意识单薄,对电子政务内网与外网之间的信息传递疏于管理,未严格执行保密审查程序,擅自公开信息。

  某市政府门户网站建成使用,为尽快充实网站内容,该市党政信息中心一干部指导承担网站建设的某公司,将党政办公内网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数据库整体导入公众信息网的“文件查询”数据库,导致大量涉密和内部文件泄露。

  某市一单位在电子政务外网搭建了网上办公OA系统,该单位李某未认真学习了解该OA系统,误以为该系统可以传输处理涉密文件,导致1份机密级在该系统传输,该文件被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日常巡查中发现。最终,李某因违规传输涉密文件被诫勉谈话,作出深刻检查并在全单位通报的处理。

  近年来,由于信息设备的错误使用,导致政府网站泄密事件呈上升趋势。这类泄密事件的发生,实质上是个别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没有实现内外网的完全物理隔离,将内网数据违规连接外网造成的。

  避免此类泄密事件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严格做到涉密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严格从涉密网下载信息的管理制度,禁止将涉密网的信息未经审批发布在互联网上;二是规范政府网站信息来源,明确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只能由提供信息的单位审查后才能公开,禁止将涉密信息系统中的有关信息不经审查进行公开。(来源:太原保密)